群英毕至,汇聚百家之长。2024年6月1日,2024国际生殖遗传大会首场大会主旨报告正式开启。大会邀请了全球领先的生殖遗传学专家、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及国内医学领域知名专家,围绕生殖生理/病理临床与基础研究、生育力保护与保存、生殖遗传新技术及其应用、辅助生殖技术子代健康等热点问题展开探讨,全方位贯穿遗传与生殖健康内容,促进人类健康与发展。
【大会主旨报告】
乔杰院士
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观调控
乔杰院士介绍了当下我国在生殖健康领域的研究投入情况以及长期以来取得的研究成果。结合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全面地介绍了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观遗传调控情况。得益于近年来以空间组学为代表的多种技术的蓬勃发展,科学家和临床医生们借助小鼠以及人类胚胎获取到多层面的、极为珍贵的表观数据,涵盖 DNA 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可及性等。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广度探索,揭示了哺乳动物胚胎发育与生命起源的调控密码,为我们理解早期生命的生理过程提供了莫大的帮助。基于对生理过程的深刻理解,我们有契机从表观遗传的角度,解读环境刺激对个体影响的代际遗传。未来,我们有望凭借当下不断进步的技术,进一步全方位地破解生命起源的密码,为临床辅助生殖领域的提升筑牢坚实的理论基础。
陈子江院士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诊疗新视角:从分子机制到临床实践的系统探索
陈子江院士指出,我国人群生殖健康面临严峻挑战,加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研究具有重大意义。陈院士介绍了近年来POI病因研究的最新进展,遗传学病因研究成果卓著,其中由中国学者发现的致病基因超过半数。同时,免疫学和卵巢微环境相关研究进展也有望拓展POI干预靶点。POI的早期预警指标尚缺乏,亟需加强病因学研究,以期建立多模态卵巢功能预测模型。目前在临床上对POI患者主要采用激素替代疗法,抗氧化治疗已在实验室模型中展现了很好的疗效,希望在该方面有进一步的临床证据支持。新型生物材料的研发也将促进干预手段的进展,期待未来可以实现卵巢功能的重塑。
Catherine Racowsky教授
The Status of Assessing Embryo Ploidy in IVF
美国生殖医学学会前任主席Catherine Racowsky教授提到尽管滋养层外胚层(TE)活检目前已在IVF胚胎评估检测中被广泛应用,但仍面临诸多局限性,这促进了利用游离DNA(cfDNA)进行无创胚胎植入前基因检测非整倍体异常(niPGT-A)的相关研究。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测方法,其对IVF后代健康影响更小,拥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现有的研究方法差异使得niPGT-A的结果整合较为困难,且该技术现面临着样本中DNA的数量和质量、消除非整倍体细胞倾向及DNA污染等诸多挑战。为了进一步提高该技术的应用效度,现已采用改良培养基收集方法、培养基采集时间等措施来进行优化。同时,为了推动 niPGT 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已有多项临床试验正在开展,以评估此技术的效能。Catherine Racowsky教授强调尽管niPGT-A技术较TE活检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但未来可能仍需与代谢测定、延时摄影技术相互配合,为胚胎选择提供更有效及优质的技术支撑。
Stuart A. Scott
Genome-Based Diagnostic Germline Testing
and Clinical Long-Read Sequencing
美国斯坦福大学Stuart A. Scott教授详细介绍了美国斯坦福大学临床基因组学实验室的基础设施情况及其发展历程,围绕短读长基因组测序以及长读长HiFi测序,从历史、策略、精准性、具体应用以及产品转化等方面展开了深入讲解。随后他分享了斯坦福大学在临床药物基因组学方面的应用与实施推行情况,并着重强调短读基因组测序已应用于WGS-Panels和WGS-Exome,与基于富集的测序相比,其覆盖率和准确性都有了显著提升。
Ben Mol教授
Randomised trials for diagnostic tests in genetics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Ben Mol教授用IVF治疗过程中普遍面临的移植胚胎选择问题引出了对现有胚胎质量评估方式的介绍,并重点关注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评估方法的有效性。Ben Mol教授针对不同胚胎遗传学检测方法后的妊娠结局开展了多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发现筛选胚胎并不能提高活产率,并提出胚胎质量评估时“优效性与非劣效性”的观点,但他强调RCT研究设计中的不足可能影响RCT结论有效性,在生殖医学研究中应对诊断性试验的RCT研究足够重视,他表示十分看好在中国开展大规模临床研究的能力与前景。
季维智院士
灵长类(猴和人)的体外胚胎发育和器官的发生
季维智院士指出,揭示植入后胚胎的发展标记是理解生命发生、发育乃至不孕等生殖发育疾病的关键。季院士首先分享了团队在3D培养胚胎方面的突出成果,团队已建立可靠的猴3D胚胎培养平台,并成功培养至25天。猴3D胚胎的组织学和单细胞转录组特征化分析,将有助于扩展对神经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发育过程和分子机制的认知。季院士还分享了团队在干细胞培养物方面的最新突破,已获得适用于所有小鼠胚泡谱系的通用干细胞培养物,并模拟出囊胚时期细胞互作环境,为胚胎组织和胚外组织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证据。季院士表示,希望这些研究结果能有助于理解胚胎源性疾病的发生机制,获得可行的解决方案。
杨焕明院士
Omics:Its Yesterday, Today and Tomorrow
杨焕明院士基于书本、报纸、新闻媒体、前沿文章等丰富的材料向与会者展示了组学的发展历史与近年来基于组学技术的重大科学突破。其中,杨院士重点谈到了人类基因组测序项目。他讲到,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突破带来的对基因的破译是细胞/发育生物学上足以载入史册的一场革命;海量的测序数据,包括基因组、转录组、表观组、蛋白组、表型组,是连接不同层次的枢纽。最后,杨院士讲到了我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突出贡献,并强调了合作在当今全球科研运作的重要地位。
李劲松院士
类精子干细胞介导半克隆技术的建立与应用
李劲松院士为我们介绍了类精子干细胞的发展历史与前沿应用。作为单倍体干细胞的类精子干细胞于2012年成功建立,经过多年探索和优化,解决了半克隆胚胎发育的效率低下、单倍体性难以维持等问题。成熟的类精子干细胞介导半克隆技术在模拟复杂疾病的动物模型复杂遗传改造、骨骼发育和神经管发育缺陷、蛋白质载体标准化体系研究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和可行性。此外,类精子干细胞技术在模拟自然界染色体融合、人为改造染色体上也拥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
Dennis Lo院士
The long and short of cell-free DNA in bodily fluids: biology and diagnostic applications
卢煜明院士指出游离DNA的非随机化片段引起了片段组学领域的兴起。卢院士基于团队的研究分享了片段组学在孕产期检测的进展,分别叙述了基于片段组学的标记物的片段长短、末端排序和锯齿状末端的应用正快速增加、片段组学与表观遗传学的相互作用以及血清游离DNA的拓扑结构。卢院士从肝癌患者游离血清中mtDNA的检测拓展了母血中mtDNA的来源以及检测,谈及胎儿在母亲体内与癌细胞在病人体内相似。片段组学在生物学和临床应用前景广阔,卢院士鼓励现场青年学者积极投身这方面的研究,进一步创新发展。
高绍荣院士
早期胚胎发育和干细胞合成胚胎发育的表观遗传调控
高绍荣院士从胚胎早期发育过程和体细胞重编程中的细胞命运转变切入,着重介绍了其中发生的表观遗传修饰重编程及其调控机制。首先以组蛋白修饰为中心介绍了其在小鼠和人类早期胚胎发育中发挥的调控作用,得出上胚层在植入时经历了两轮组蛋白二价修饰的建立,瞬时组蛋白二价修饰状态特异启动上胚层特异基因表达,ZBTB 17敲除导致瞬态失调引起植入胚胎异常等结论,并对类印迹调控区域在早期发育中的重要作用提出关注。其次,在细胞命运决定中的转录因子研究中发现RNA m6A在母源-合子转换过程中调控RNA稳定性及降解作用。此外,高院士团队在多能干细胞和体细胞重编程领域发现METTL3通过LINE1 RNA调控原始态人类胚胎干细胞的多能性转变。在干细胞来源的人类胚胎研究方面,通过对类全能性干细胞来源的类囊胚培育现状分析提出当前技术的主要障碍,并提出OCT4和CDX2双阳干细胞可能是未来囊胚培育的希望。
谢晓亮院士
无创PGT-M与PGT-P技术的前沿进展
谢晓亮院士首先谈及了其团队在2012开发的技术(单细胞全基因组均匀扩增的新方法)—多重退火循环扩增法(MALBAC),该技术对胚胎植入前遗传诊断有重要价值,已被成功临床转化。随后,谢院士深入探讨了PGT技术的发展与突破。2016年,谢院士团队联合陆思嘉博士开发了niPGT-A技术并不断完善,目前该技术已在大量临床样本上证实其可行性,其阳性预测值和特异性方面的表现均优于PGT-A。谢院士进一步谈到了niPGT-M和niPGT-P的前景。目前,其团队niPGT-M技术的特异性已经达到100%,敏感性达到70%。另外,基于黄荷凤院士团队此前利用PGT-P阻断Ⅱ型糖尿病的成功经验,谢院士niPGT-P在未来的开发及临床转化上也充满信心。
蔡秀军教授:
创新推动高质量医院发展
蔡秀军教授介绍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近年在医院建设中的突出成就,并分享了医院在高质量医院建设中的宝贵经验。他强调医院国际化接轨的重要性,要用国际化标准、国际化人才培养、联合医学创新中心等项目助力高质量医院建设。邵逸夫医院创新性地建立SRRSH管理模型,在推进持续质量改进项目、规范日间医疗质量管理、开展医疗政策试点等方面取得突破。他还指出高质量医院应实现智慧化,并介绍了邵逸夫医院在互联网医院、智慧药师、AI远程会诊、远程机器人手术、大语言模型应用等方面实质性成果。此外,微创学科建设也是邵逸夫医院的建设重点,尤其是在微创外科领域。蔡秀军教授展示了医院自主研发的可溶解肠道吻合器,并希望搭建合作联盟,推进微创技术在的生殖医学领域的应用。
梁廷波教授
空间多组学解析HERV-K113宫内感染
对胆道闭锁的影响及机制
梁廷波教授提到胆道闭锁(BA)是一种常见出生缺陷,因胆管的逐渐破坏或缺失导致胆汁流出受阻并在肝内聚积,可引起肝脏不可逆的损伤,是小儿外科领域中最重要的消化外科疾病之一。目前唯一的治愈性治疗是肝移植,但最终手术率低。为减轻这一疾病负担,梁廷波教授团队通过结合多组学技术发现在患有BA的婴儿及其父母中检测到了人类内源性逆转录病毒K-113(HERV-K113),并认为其很有可能由母亲传播给婴儿。该病毒主要发现在FOLR2+驻留巨噬细胞中,并与特定的免疫改变相关,如增强的CSF1R信号传导、富集的NRF2-常驻巨噬细胞以及受损的ROS清除功能和粒细胞招募异常。这些变化可能加重肝脏纤维化。研究还表明清除FOLR2+驻留巨噬细胞和NAC治疗可以缓解肝脏纤维化。该研究揭示了BA与HERV-K113相关的免疫特性及相关机制,为BA的潜在诊治策略提供了依据。
王建安院士
临床问题驱动的科学研究实践与探索
王建安院士提出临床研究是人类驱动力最强的研究,解决临床问题是研究问题的出发点。王院士以多篇研究为例提出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临床科学家,需要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结合基础与临床医学进行深入研究。他指出要加强临床研究能力建设,加强个别经验和循证医学相结合的能力、加强辩证法和系统论的思维和能力,微观和宏观有机结合,抓住并解决主要矛盾。他以团队研究成果为例,鼓励跨业跨界发展,启动创新中心“5510工程”;要能钻能研,积极参与申请基金课题,打造高能级产学研合作平台。同时,王院士也强调注意在高质量临床研究过程中的管理,严格培训、把控和及时监察并发现问题。
【记印,杭州·迎夏,启航——健康晨跑】
此次大会召开期间,在大会主席黄荷凤院士的号召下,6月1日早晨与会专家一同参与了“记印,杭州•迎夏,启航——健康晨跑”集体晨练活动,潜心学术的同时不忘强身健体。
迎着朝阳,生殖医学领域的同仁们矫健的身姿为大会奏响了序章,以实际行动贯彻“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