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GUAGE

TEL:400 9610 900
NEWS CENTER试管知识

体检发现卵巢囊肿直径2.5厘米,怎么办?

王女士今年 29 岁,有一个 2 岁多的宝宝。去年体检时,医生发现王女士左侧卵巢有一个直径 2.5 厘米的囊肿,叮嘱她 3 个月后去复查。当时王女士没有当回事,直到 1 年后再次体检,才发现卵巢囊肿已长到了直径 5 厘米。


不少女士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体检时超声检查发现,卵巢或附件区有囊肿,就非常紧张。卵巢囊肿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好发于年轻女性,囊肿内部常为液体。卵巢囊肿大部分是良性的生理性囊肿和感染性囊肿,恶性囊肿的发病率非常低,不到十万分之二。

体检发现卵巢囊肿直径2.5厘米,怎么办?

卵巢囊肿通常分为生理性病理性两大类。


生理性囊肿


如滤泡囊肿、黄体囊肿、卵巢黄素化囊肿等,是由于卵泡发育和排卵后黄体吸收过程中形成的。


这种卵巢囊肿多为单侧,直径大多小于 5 厘米,壁薄,一般情况下可以自然吸收,随诊 2~3 个月,月经干净后 2~3 天复查,囊肿可自行消失,常常不需要特殊处理。


初次超声发现的直径 5 厘米以下的卵巢囊肿,尤其是来月经前半个月内的囊肿,80% 是生理性的黄体囊肿。


病理性囊肿


卵巢上的病理性囊肿最常见的是卵巢良性肿瘤,如卵巢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等,其他的有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俗称「卵巢巧克力囊肿」)等疾病。


卵巢良性肿瘤及部分卵巢巧克力囊肿应进行手术以明确诊断并治疗。一般来说,绝经后出现的卵巢囊肿多为病理性的。


需要特别警惕的是,如果超声诊断卵巢囊肿有乳头状突起或者实性成分,并且提示有血流信号,有可能是交界性或者恶性卵巢肿瘤。

体检发现卵巢囊肿直径2.5厘米,怎么办?

卵巢囊肿是怎么形成的?


遗传因素


据统计,20%~25% 的卵巢肿瘤患者有家族史。


内分泌因素


卵巢是排卵、分泌性腺激素的重要器官,卵巢肿瘤多发生于生育年龄。临床上很多卵巢囊肿患者和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是卵巢产生过多雄激素,而雄激素的过量产生是内分泌系统多项功能异常共同作用的结果。


生活方式因素


长期的饮食结构不良、生活习惯不好、心理压力过大,可能导致生理性卵巢囊肿和卵巢真性肿瘤。


环境因素


食物的污染,如蔬菜等使用的植物生长激素,家畜、家禽等的饲料中有瘦肉精类的激素成分。


近年来有不少中青年女性滥用激素类药物及滋补品,使卵巢肿瘤呈高发性、年轻化趋势。


发现卵巢囊肿怎么办?


如果是第一次做B超发现的卵巢囊肿,不过太过紧张,可以在之后的1-2个月经期结束后复查B超,看看囊肿还是否存在。


如果囊肿自行消失,多为生理性的滤泡囊肿或是黄体囊肿。


如果囊肿持续存在,直径小于5厘米,且没有提示恶性的可能,可以3~6个月随访一次,看囊肿是否有缩小或增大,再根据随访的结果调整之后随访的时间间隔。


如果持续存在的囊肿的直径超过了5厘米,或是经过超声诊断囊肿的性质为畸胎瘤,那么一般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生理性卵巢囊肿和良性肿瘤预后比较好。恶性卵巢肿瘤的预后因人而异,看手术情况、病理分型等而定。对良性卵巢囊肿的预后还需防止复发,所以患者要定期随访。